新能源優質資產運營商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光伏·儲能·能源管理·碳資產管理
在新能源工程的設計、建設和運營管理方面有豐富實踐經驗。
單體超1億元項目建設運營:廣西桂林、新疆昌吉、山西太原/晉城/陜西榆林、湖南益陽等。
拓展海外:印度尼西亞中蘇拉威西省印尼青山工業園內德信鋼鐵廠66MW光伏項目。
投建和運營60多個光伏項目:范圍覆蓋廣東、廣西、湖南、湖北、重慶、河北、遼寧、新疆、山西、陜西、內蒙古等10余個?。ㄗ灾螀^、直轄市)的超30個市縣(區),累計裝機容量逾1GW,涉及BIPV、農光互補、漁光互補、工商業分布式、地面集中式、公共設施、戶用等豐富的應用場景。
儲能領域:湖南長沙、衡陽、重慶等地用戶側儲能項目。
拓展智能微電網項目:浙江省杭州市。
STRATEGIC POSITIONING
戰略定位
與地方政府、產業園區、頭部企業合作共贏
持續深耕雙碳領域,以科技創新為引領,以產業服務為導向,打通從開發投資、工程建設到資產運營的業務閉環,加快在光伏發電、儲能電站、碳資產等方面的布局,踐行“新能源優質資產運營商,減污降碳技術創新者”的戰略定位。
公司已與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的上市公司、民營頭部企業等優質客戶和科研院所展開深度合作,取得了良好的成效,可以為地方政府、工業園區和企業提供雙碳咨詢、投資、建設、運營、碳資產管理的“一站式”綜合服務。
NEW ENERGY INDUSTRY CHAIN
新能源產業鏈
新能源產業鏈雙碳咨詢
構建以碳資產為核心的業務生態圈,提供“咨詢+”一站式業務包。
簽訂多個工業/商超/酒店等企業雙碳方案、政府和園區雙碳規劃、碳核算、產品碳足跡、碳普惠、規劃碳評、林業碳匯可研、節能減排評估等咨詢項目,開展了多能互補技術耦合應用示范項目。參編《能源企業ESG評價標準》、《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個人碳減排激勵管理規范》等標準。
研究機構-雙碳研究院 專業性公司-永之清碳
·湖南首個企業雙碳研究院 ·技術團隊:雙碳領域專家領銜
·開展雙碳轉型的政策和市場研究 ·顧問團隊:楊志峰院士、陳國鷹教授
·制定雙碳轉型的戰略發展規劃 ·提供碳交易、投建運營服務,為開拓雙碳領域項目提供支撐
·開展節能低碳環保技術研發
·為政府提供雙碳發展建議
新能源產業鏈光伏電站投資建設運營
永清環保持續跟蹤新能源發電技術,通過技術、產業鏈、政策等不同視角,全面解析產業趨勢和開拓新能源業務,承接新能源(光伏、儲能、光熱)及儲能電站設計、投資、工程建設、系統集成等整體解決方案。
光伏發電
覆蓋分布式光伏發電、大型地面集中式光伏發電、農光互補場景
新能源產業鏈風力電站投資建設運營
永清環保正全力打造風能新能源產業生態,以智慧能源應用場景創造牽引需求,推動新能源技術高端化、產業生態化、應用場景化,探索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應用場景和實現路徑,形成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,堅持“低碳、低價、低耗能”,助力國家雙碳戰略目標早日實現。
風力發電
覆蓋集中式風電、分散式風電場景

新能源產業鏈用戶側儲能電站開發
以用戶側工商業儲能為主,幫助用戶獲取削峰填谷、需量電費管理收益,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其需求側響應、電能質量改善、應急備用和無功補償等附加價值,永清環??苫谟脩糌摵商匦?,為其提供定制化的用戶側儲能整體解決方案。
電化學儲能
以電化學儲能的方式,為發電側提供存儲及輸出管理,保障電網穩定運行,減少棄風棄光,并為輸配電側提供智慧的負荷管理,根據電網負荷情況及時調峰調頻,同時提供峰谷套利模式和電源質量管理。
新能源產業鏈光儲充一體化
“光儲充”一體化,引入光伏綠電,智能分布式儲能、充電樁以及EMS能量管理系統,形成“源、網、荷、儲”協調運行的微網系統,通過能量的優化調度和分配,在用電高峰,光儲充一體化電站可給電網供電;逢用電低谷,則給自身或電動汽車充電,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,同時可利用光伏發電、自發自用,成為對電網的有益補充,建設對電網的用電沖擊。
應用場景
光儲充一體化解決方案適用于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、各類停車場、工業園區等,既提高了建筑利用率,也能有效解決新能源發電間歇性、不穩定及消納問題,讓電動車充電更環保,余電上網還能增加經濟效益,可謂一舉多得。
新能源產業鏈智慧微電網項目投資
新能源數字化運營運維管控平臺
平臺采用云服務架構,在站端增加數據采集設備,能夠將光伏、儲能、風電、充電樁等新能源場站數據通過無線通訊接入平臺,進行集約化、智能化、數字化的管控,降低運維成本、提高運營收入、提升管理水平。
數字能源管理系統- 提高能效、降低能耗
數字能源管理系統是一套基于SCADA、物聯網、大數據及AI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化能源管理軟件,在用電側幫助企業實現能源數字化管理,使能源管理可視化、可控化,最大化提升企業能源使用效率,為企業雙重賦能。

集約化管控- 降低運維成本
實現分散式綜合能源電站的統一平臺管控,并且通過云平臺可視化實時監測,提升管理效率和運維人員作業半徑,降低運維成本。
智能化策略- 提高運營收入
系統提供多樣化的智能控制策略,結合各地虛擬電廠業務發展,可實現上一級管控平臺接入,根據市場電價或需求側響應政策靈活調整,提升電站運營收益。
數智化服務- 提升管理水平
系統通過智能算法和數字化手段,實現設備由“防御性維護”轉向“預測性維護”;以及電站資產的線上盤點、全壽命周期管理等業務。